一.项目背景
为深入贯彻金平总书记坚决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要指导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实施省市联合防控,实施“22”战略。经过充分评估,黑龙江省决定征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校区,将其改建为省级“小汤山”模式疫情救治医疗中心,作为抗击疫情的后备补充。
图为副省长徐建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杨到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完成情况,并对后续医院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1月31日,省政府组织相关会议,专家组积极沟通,尽快确认改造方案。此次转型的关键任务是改造和提升医院内部结构,预防和治疗甲类传染病。改造后,医院将有1000张床位,购买相关设备后,将达到接待能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项目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湘冠公司”)作为省级“全过程项目管理”试点单位,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参与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哈南分院疫情备用医院改造项目(以下简称“哈南救援中心拆迁改造项目”)的建设,并负责项目的全过程项目管理。湘冠公司接到工作任务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工作委员会、资产公司和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领导和支持下,立即进入一级响应状态。在张筱膺总经理的领导下,湘冠公司充分调动人力、物力,迅速制定了“24小时推进哈南救援中心拆迁改造工程”的工作计划。在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按照重要数据可查询、过程数据可追溯、现场进度可监控的原则,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管理平台。
二是广联达BIM5D平台帮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院改造工程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广联达公司为项目提供了BIM5D云平台,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BIM建筑设计研究中心共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BIM等新技术的优势帮助项目建设和过程管理。
本项目充分发挥了广联达BIM5D云平台的技术优势,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建设各方项目数据的全面管理,实现了项目数据的查询、定位和统计。
1.BIM技术管理应用
通过BIM5D技术管理模块,BIM工程师在现场设置了102个巡查点,相关领导、项目经理和监理可以在线查看现场进度和相关文件。BIM技术强化了项目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项目信息交互的效率。
2.BIM集成应用
除了模型集成,本项目还涉及现场监控点、BIM模型和进度。相关数据和资料可在BIM模型中集中显示。特别是在工程的重建部分,重建部分的原貌和施工过程中的图像数据与模型直接关联,方便相关人员了解实时情况,为后期疫情后的工程恢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查询、定位和统计项目数据。为项目过程管理和后续项目重构保留有序有效的原始数据
二维码和可移植(或可链接)数据的传播促进了现场管理数据的交互。原来的方法主要是微信或邮件,重要信息没有相关性,不能有效有序的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材料很难与现场情况联系起来。在本项目中,相关文件、BIM模型和现场图像数据通过二维码有效桥接,从而可以检查多维信息的定点位置。门诊大楼-1F进度监控
然而,二维码的功能远远不止于此。设备模型的二维码将在项目完成后继续使用。通过这项技术,所有设备的位置、功能甚至说明一目了然,医护人员和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使用,大大降低了设备投入使用后的应用难度,提高了医疗护理的效率。
5.数据管理的应用
由于项目建设周期短,受疫情防控影响,为尽可能避免人员接触和实物数据流通,数据实行在线管理,所有参与单位和部门均有权上传、共享、查询和下载。它不仅节省时间,而且避免直接接触。同时,为项目完成后的数据归档提供原始资料。
会议记录和工作日志
考虑到现场十多项工作,室内外同时施工,交叉作业影响、人员管理等复杂因素,以及众多不可预见和不可控制的因素,每天对现场进行检查,记录每天发生的实际施工情况,每天完成内部和外部审核。
通过上述BIM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项目人员之间的接触概率,提高了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大大提高了项目过程管理中的沟通效率,为后续项目的改扩建保留了有序有效的原始数据。
自2020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已经肆虐中国大地。疫情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广联达公司与广大建筑企业一起,打赢了复工防疫战,帮助企业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