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科技的姚志强:抓住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数字机遇
浏览:390 时间:2022-7-26

随着COVID-19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和前几年的经济转移,各种外部条件使国家进行新的基础设施开发和部署,这将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缓冲区和过渡期。未来二十年,以5G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和智能建设将迎来巨大的爆炸性发展,数字经济时代充满机遇和挑战。

我们经常问自己,“未来十年你会在哪里?”现在我们可以判断,未来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经济发展将充满不确定因素。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如果说流行病是发展新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的“验证场”和“加速器”,那么人口统计窗口的变化就是“触发器”和“驱动力”。

整个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变化,中国将度过劳动力年龄结构最佳的最后一个时期,大约需要10-15年才能完成社会再分配。这可能会使70后的老年生活、80后和90后的中年生活、00后的中年生活变得动荡不安。然而,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基础设施和智能可以努力使其可控。

在下一波人口红利中,80后和90后将成为领导者,他们将更加依赖智能,智能建筑将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

(1)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智慧城市发展

我们的城市经历了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现在正处于向智能化迈进的阶段,逐步形成一个智慧城市。智能阶段更依赖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目前,在线应用已经网络化,重点是智能(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线下产业的发展道路是先数字化网络化(工业互联网,5G),再智能化。智能化是智慧城市产业和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为智能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尤为重要,包括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深度学习框架、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关键共性技术等。并不断加强人工智能作为创新和发展的支撑作用。

例如,在这场流行病中,我们通过人脸识别、车辆识别、人像大数据、光学字符识别和人像结构等核心技术,在公共交通枢纽、社区、智能内部安全、商业场所和其他地方使用了人像大数据平台和智能。人工智能防疫解决方案,如安全管理系统、智能社区系统和肖像大数据系统,已经预防和部署了主要城市单位,有效地发挥了异常访问的自动预警、记录关键人员轨迹和访问控制。这也是人工智能促进智能城市公共安全建设的表现。

(2)技术极大地增强了人、组织和社会的潜力

在奠定技术革命大格局的过程中,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逐步改变生产关系,而人工智能将引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可以扩大稀缺资源,即我们的顶级服务的10倍和100倍,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它可以使人的能力更强,为人类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这就是人工智能的未来,“定义智能生命,增强人类潜能。”

人类用大量的时间来处理重复性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可以通过人机合作进行编程和模块化,并将问题交给计算机,从而释放劳动力,给每个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专业、更喜欢的事情。这可以让专家更专业,让消费者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效率。这也表明与机器相处的最终状态是人机合作,这也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例如,在1997年深蓝机器人(Deep Blue Robot)和卡斯帕罗夫(Kasparov)之间的人机对弈战中,虽然人类最终失败了,但并没有导致棋手数量的下降,而是降低了进入门槛,提高了国际象棋的整体水平,使国际象棋空前繁荣。人机合作释放了人的潜能后,人们可以很快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象棋、教师、飞行员、医生等等也是如此。

此外,人口统计窗口也为人工智能向人类提供个性化服务带来了机遇。

以金融场景为例,手机银行和银行网点提供的标准化服务几乎是一样的,人们不需要去银行柜台办理。如果银行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每个人定制不同的金融服务方案,将会吸引客户的金融消费。例如,许多金融产品经理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在短时间内为数百名客户定制他们的金融产品,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在当前的市场转型和发展中,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是刺激市场转型和发展的驱动力。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和智能化建设,对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将成为新经济转型的关键突破口,有效缓解人口红利冲击,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这种流行病加速了新基础设施的建设

虽然疫情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的短期负面影响,但对中国整体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影响不大。疫情平息后,经济和社会活动将迅速恢复正常。其中,疫情已成为加快发展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推动力。

与传统的“铁公共机”不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数字化(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UHV、充电桩)和高铁/城轨等。数字应用(电子商务、云计算、在线教育、娱乐、社交、金融)和线下传统产业(零售、制造、农业、医疗保健)

其中,5G、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转型的新的基础关键设施,将加速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

(1)5g的未来市场巨大

疫情期间,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搭建了“云直播”,公众通过5G网络成为“云监督员”,可以24小时实时掌握两家医院的建设动态,间接加快了防疫工作的进度。

在中国电信5G网络的支持下,“5G无人车”的消毒清洗功能也已投入运行,不仅缓解了医院一线的消毒清洗压力,而且使消毒工作更加细致全面,避免了交叉感染带来的风险。

5G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结合不仅有助于防疫,还推动了大量相关行业的发展。预计到2025年,中国5G网络建设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和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

作为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设施,5G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2)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加速

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 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主张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的赋权效应,组织科研和生产力量,优先加快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有效支持疫情防控。这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争中的价值和作用,也将加速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红外测温技术

远程非接触人工智能的应用

应用“戴口罩识别”技术对戴口罩的人进行筛查,药物输送机器人代替医务人员完成配送工作,疫情机器人提供疫情建议等。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防疫工作的效率,成为打赢防疫战的有力技术支撑。

人工智能医疗保健发挥着关键作用

人工智能医疗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将原来至少10分钟的检查时间减少到5秒钟,效率提高了120倍。这一技术也已应用于武汉和其他疫情流行地区的医院,可以快速缩短排队数小时的检查等待时间,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提高智能社区防控效率

人工智能也为社区防疫和控制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服务。人工智能出站平台、出入境人员和车辆信息监控、重点观察人员实时报告、社区及周边地区疫情动态等服务相继开展,为独居人群提供了便捷的动态疫情服务,加强了社区防控力度,提高了防控效率。

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在流行病期间得到了验证。随着5G的商业化,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这将带动其他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预计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元;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预计将达到3909亿美元。这也是推动新基础设施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