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兴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到2018年底,新兴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45亿,2013年至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为74%。
随着新兴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完善、用户习惯的逐步形成和成熟市场的发展,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0年将达到4040.7亿元。
生鲜食品行业的在线普及率较低,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受毛利率低、冷链运输成本高、用户习惯难以养成等因素影响,新线普及率远低于服装、3C家电等行业。
2019年,新兴电子商务的渗透率仅为6.3%。随着科技的变化,消费者网上购买生鲜食品习惯的养成,以及这一流行病的交叉影响,生鲜电子商务的渗透率有望加快上升。
然而,由于其高损耗、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生鲜食品在盈利能力方面很难成为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那么,新鲜产品有可能像电子商务一样盈利吗?通过对国内外新兴电子商务平台的深入研究,我认为盈利机会非常大。根据我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以下两种盈利模式。
01.密度模型
新的电子商务密度模型由四部分组成,即供应链密度、物流密度、用户密度和数据密度。这四个密度是由《游仙日报》创始人徐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提出来的。
我深入研究了“每日新鲜食品”和“丁咚购买食品”两个平台,但我仍然无法确认它们是否已经实现盈利。然而,经过深入研究和绘制模型图,我认为单一类别的新鲜电子商务的盈利能力非常高。
新电子商务密度模型图
1.供应链密度:SKU密度、制造商密度和买方密度
SKU(库存单位)密度:在新鲜电子商务领域,最关键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后的购买能力。
为了平衡营业额和毛利之间的矛盾,丁咚严格控制前仓所需的SKU数量,并将前仓面积设置在300平方米左右,以保持新鲜食品的高周转率。
其中,肉类、家禽和鸡蛋占20%,蔬菜和豆制品占20%,水果占10%,水产品和海鲜占10%,其他包括大米、面粉、粮油、乳制品烘焙、方便食品、酒和小吃等。占总数的20%。
切入相对狭窄的类别结构,抓住购物频率最高、分流优势最强的“黄金类别”。
生产者密度:以零成本、零结算期和零回报对接生产者,以降低商品价格。生产者密度与用户密度、物流密度和其他数据相关。
这个数据非常简单。这取决于商品是否在货架上,用户是否购买,以及购买后的回购率。制造商的密度由数据决定。
买家密度:每日游仙在世界各地拥有数百名专业买家,他们都是了解种植和电子商务的复合团队。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多个买家,50%的蔬菜、70%的肉和蛋以及90%的水果直接在原产地或工厂收获。
2.物流密度:城市密度、前沿仓库密度和配送密度。
城市密度:根据城市社区和办公区的情况进行预仓储和推广,并在几个城市周围设立场地。当一个城市达到一定的密度后,它将扩展到其他城市。
仓库前密度:每日保费按20,000人共用一个仓库的密度配置,夜间配送服务的覆盖范围也以此为基础。
从2019年2月开始,《每日游仙》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升级2.0版前端仓库。与1.0版相比,2.0版的库存单位从1,000多个增加到3,000个。
除了原有的冷藏区、冷冻区和常温区之外,还可以增加功能区,如小红杯咖啡和鲜活咖啡,为用户提供现磨咖啡、活鱼和活虾等。平均仓库面积增加了
丁咚购买食物的方式是“从仓库到家”。主仓库布置在供应链末端离消费者最近的节点,当数量在2万到3万左右时可以打开周围的住户数量,这样生鲜食品离消费者更近,配送效率更高,最早可以在29分钟内送货到家。
截至2019年12月,丁咚在上海拥有254个前沿仓库,覆盖上海除崇明以外的所有区县。
如果旧仓库的日平均订货量达到1500~2000个订单,它将被分成2~3个新的前置仓库,这样前置仓库就可以共享订货量。
配送密度:配送密度根据城市密度和前方仓库密度实现。丁咚有自己的配送团队来购买食物,所以配送模式是“单点到多点”,这使得合并订单变得容易。分销商日奇数达到70个订单,比平台模式下的“多点到多点”分销更有效率。
除了可以快速实现“物流密度”的“前仓社会化物流”模式外,由生鲜店组成的“店仓”和“外卖”配送模式也可以实现这样的物流密度。
生鲜店“门店仓库”业务流程图
3.用户密度:高频率、高保留率和高社会性。
得益于腾讯智能零售的帮助,《每日游仙》凭借其社会关系链和新鲜产品的高频率消费,在用户密度方面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竞争对手。
从我的研究和实践中,我知道《游仙日报》在社会运营方面的努力包括:红包营销、全渠道会员制营销和独立的社会电子商务分销平台《淘大日报》。
进一步利用微信社交平台的优势发展社交电子商务,这些努力使得每日用户密度呈指数级增长。
丁咚购买食物和获得顾客的方式主要是线下推送,超过一半的新顾客是通过线下推送获得的。通过邀请礼貌和自然增长获得的新客户各占1/4左右。获得新订单用户的成本为30元,整个行业获得客户的成本较低。
叮咚买了食物,并把它推下去,作为进入一个新的城市的一个寒冷的开始。在获得第一批稳定的种子用户后,我们可以通过在线老用户拉新用户来进一步获得新客户。
主要有33,360个渠道推广购买食品
1)在创始人梁昌林创建的母亲帮助平台上投放在线广告,准确定位年轻母亲群体;
2)在社区和其他目标群体门口集中向下推线,快速积累大量的用户群体;
3)鼓励老有所为,以“邀请和礼遇”来推动新的发展,通过社会效应进一步提高平台用户的注册量和实现率。
4.数据密度
《游仙日报》邀请了优步和谷歌的许多科学家进行系统研究。例如,每天将1000个产品乘以1000个前端仓库意味着处理100万个数据,包括物流系统每天早上应该执行什么计划,前端仓库应该储存多少货物,应该为多少用户提供服务。
根据公开数据,优秀生鲜食品日消耗量小于1%,预测准确率在90%以上,库存周转时间为2天。
丁咚的杂货店购物在四个环节不断升级数据算法,包括订单预测、终端配送调度、用户肖像识别和供应链透明度。
在这四个密度的基础上,将实现足够的“订单密度”,从而实现利润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当然,这四种密度是实现“有序密度”的基础。
02.损失减少模型
根据《中国物流统计年鉴》,国内生鲜食品损失率约为25-30%,比美国和日本高出20%;有5个以上流通环节;新鲜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比发达国家高10%。
根据传统超市生鲜产品的实际经验,生鲜产品在销售前、销售中、销售后的采购、仓储、运输、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其中,新鲜产品的高流通成本加剧了这些痛点的形成,如流通半径有限。产地蔬菜卖不出去的现象
下面将以Ocado为例,分析它是如何实现如此低的损耗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密度模型”,更重要的是仓库和配送系统的创新模型和极端投资。奥卡多在英国有3个仓库和17个配送中转站。
基于智能技术,奥卡多在英国建造的三个仓库已经实现了机器人自动分拣。也就是说,在三维货架上,成千上万的垂直单元网格根据SKU形成,并且拣选机器人将根据拣选指令自动将货物转移到拣选器。
Ocado目前拥有近50,000个SKU,涵盖三种储存条件:常温、冷藏和冷冻。客户单价超过100英镑意味着平均每个订单会有几十个单品,并且类别跨度很大,这严重考验了提货效率。
随着商品种类的扩大和单品数量的增加,为了解决大量单品与提货效率匹配的问题,采用了“货到人”的模式,即提货人不移动,货物自动交付给人。
Ocado之所以能够盈利,与其后端供应链的高生产率利用率密切相关。根据对OCADO平均每周订单和峰值每周订单的数据分析,Ocado盈利的关键是将其后台物流能力利用率从2013年的68.1%提高到2015年的81.25%。
近年来,Ocado在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对物流自动化系统和运输设备的资本投资,这也是其核心竞争力。
Ocado在其2018年财务报告中披露,在过去三年中,OcadoTechnology的员工人数增加了76%,包括2018财年增加的300名程序员,同时提交的专利技术数量从73项增加到395项。
更重要的是,自2014年以来,公司启动了电子商务平台转型计划,并推出了Ocado智能平台。向合作商户开放物流技术,公司将收取平台服务费。专利技术的商业化为公司带来了额外的利润空间。
Ocado开辟了成熟的物流技术,可以帮助资金有限的平台合作伙伴降低成本和风险,高效灵活地开展网上零售业务。
另一方面,通过共享物流系统,公司降低了仓库分配成本,提高了物流利用率和运输效率,并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来源,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03.新电子商务的最终利润
与线下商店相比,生鲜电子商务降低了人工成本、租赁成本和管理成本,但为了与线下模式竞争,有必要加强冷链物流、仓储和供应链管理的成本投入。
由于生鲜食品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利用率低,食品在流通中的损失率过高。
据统计,果蔬冷链物流的利用率只有5%,导致流通中果蔬的损失率远远高于肉类和水产品,达到25%。
此外,中国的冷库容量和人均容量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人均冷库容量最高的是英国和美国,接近中国人均容量的6倍。
国内新鲜电子商务企业应不断增加冷链物流、仓储和供应链管理的成本投入,同时提高成本投入效率。
根据新鲜电子商务产品的销售公式:毛利=营业额毛利=(用户数客户单价购买频率)毛利。
为了提高盈利能力,新鲜电子商务可以在毛利率、客户单价、用户数量和购买频率四个方面不断努力。
目前,所有主流的新鲜电子商务平台都不能依靠新鲜产品的销售收入在短期内盈利。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新鲜电子商务的两种盈利模式不断提高产品的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可以依靠其他业务收入:平台会员费收入、平台服务佣金、冷库租赁、仓储物流等平台配套服务收入和2B业务收入来弥补亏损。
最后,新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
商品销售毛利=商品销售收入-商品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平台会员费收入、平台服务佣金、冷库租赁、仓储物流及其他平台配套服务收入,营业费用=物流配送费用、仓储费用及营销推广费用。